-
非遗贵州丨苗族生活的历史写照 —— 苗族古瓢舞
2021年5月24日,苗族古瓢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Ⅲ-1402024-07-31 -
非遗贵州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一箫一笛琴瑟和鸣
玉屏箫笛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以音色清越优美、雕刻精致而著称,它是玉屏当地侗、汉、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工艺价值。2024-07-29 -
非遗贵州 | 传承千年的技艺 —— 石桥古法造纸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杰出成就。在贵州省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我国古代造纸的民间工艺。2024-07-24 -
非遗贵州丨台江姊妹节: 世界上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苗族姊妹节,也称为苗族吃姊妹饭,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藏在花蕊中的节日。每年春暖花开之时,从农历正月至四月台江县各地苗族青年男女,采摘姊妹花和一种紫树叶来浸染糯米,蒸成五彩姊妹饭,并下田捞鱼来过姊妹节。2024-07-24 -
非遗贵州丨六百年的活化石,稿午苗族水鼓节
贵州省剑河县革东镇大稿午村“苗族水鼓节”是该村苗族独特的传统祭祀节日活动,水鼓舞苗语称“zuk niel eb”。zuk niel意为踩鼓。eb有水流、雨水等意。据考证,水鼓舞之辞源应有两层含义:一是因在水中踩鼓而得名;二是因祈求上天降雨以保丰收而得名。c d2024-07-24 -
非遗贵州丨独山:一扇一帕展非遗 百年花灯正青春
独山,这座大美小城,雄卧在广袤的云贵高原东南,贵州的最南端,素有“贵州南大门”、“西南门户”之称。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独山,感悟历史人文之厚重。2024-07-11 -
非遗贵州丨关岭布依族盘江小调
2005年,盘江小调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来越多的布依族群众主动参与到它的传承与保护中,共同致力于将其蕴含的传统音乐魅力传播得更为深远、影响更加广阔。2024-07-10 -
非遗贵州 | 苗族芒筒芦笙乐舞,“笙笙”不息的快乐
“芦笙响,脚板痒”,在黔东南,每当芦笙响亮的调子吹起,人们自然地围圈跳舞,这是一种原始而简单的快乐。2024-07-10 -
非遗贵州 | 侗族萨玛节
侗族萨玛节分布在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从江县以及周边的侗族地区。以榕江县萨玛节为代表。2024-07-10 -
苗绣闯世界 侗歌出国门 贵州民族文化瑰宝成为全球艺术新宠
贵州享有“文化千岛”“民族生态博物馆”的美誉。这里山水有灵境、衣饰有千面、处处有佳节。17个世居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孕育出“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民族文化奇观。姊妹节、火把节、芦笙节等民族节日彰显不同文化风貌;以古村落、古屯堡为代表的民族建筑古朴厚重;以苗绣、蜡染、银饰为代表的民俗制品精美绝伦……2024-07-04 -
非遗贵州丨思南花烛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自古以来,蜡烛不仅是生活物品,也是人们的感情载体。2024-07-04 -
非遗贵州丨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
特殊的育茶环境和制作考究的制茶工艺,让都匀毛尖茶成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022年11月,包含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