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贵州丨笙歌欢舞夜不寐,水族卯节情悠悠

2024-08-26 来源:多彩贵州文化云

神秘的少数民族水族

以其淳朴真挚的民风

技艺绝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山地连绵起伏的贵州养育了大部分水族人民

或许,你体验过西方情人节的浪漫,

也体验过东方七夕节的含蓄,

但你有体验过被誉为“古老的东方情人节”卯节吗?

今天我们一同领略

三都水族“卯节”特有的民族文化盛宴,

邂逅一场秋日的浪漫!

水族卯节

节日介绍

水族卯节水语叫“借卯”,也称“歌节”,于每年水历十月(相当于农历六月)辛卯日举行。水族认为过卯节的日子与成年丰歉、人畜兴旺有关,因此忌讳丁卯署火的日子。卯节的日期是依据水族历法来推算的,流行于贵州省三都县九阡镇。节期为四天,按古老的遗俗,以水历九、十月(农历五、六月)的卯日开始,按不同地区先后分四批逢卯日轮流过节。

节日当天,青年男女打着伞,手拿花帕到卯坡唱歌、歌舞和游玩。晚上,人们汇集村寨广场,击铜鼓、敲皮鼓、吹唢呐、演出传统的花灯剧、邀请客人饮宴等。

水历十月,水书称为“绿色生命最旺盛的时节”,辛卯日被称为“最顺遂的日子”,是过节的上吉日。水族人认为,过节逢辛卯就预示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与此相反,丁卯日被视为凶日,是过节的忌日。过节逢丁卯日会招致旱象虫灾与瘟疫。

起源

节日起源

卯节的起源来自一个神话故事。传说远古时候一支水族的祖先来到 三都县定居,禾苗忽遭严重虫灾,人们束手无策,眼看颗粒无收。这时,水书先生陆铎从天而降,指示人们扫积屋内烟尘撒在禾苗上,终于除去了害虫。人们庆胜利,聚而欢歌,代代沿袭便形成了卯节。

关于这种风俗。较一致的传说是,古代水族的祖公拱登有两个儿子,哥哥被分住到上边的内外套地区,弟弟被分住到下边的九阡地区。原先约定好,丰收后到祖公处团聚庆祝。后来感到相距路远,往来不便,就决定哥哥过端节,弟弟过卯节。时至今日,各地水族基本上是同宗同姓的一同过节。

相传卯节是为了纪念以为带头打扫村寨、除房屋积尘、杀灭害虫、取得粮食丰收的祖先,所以过卯节这天,无论男女老少都要打扫村寨、房屋,然后祭祀祖先、宴客、参加对歌集会。对歌在卯坡进行,参与者成千上万,特别是九阡镇卯坡吸引相邻数县乡青年参加,多达数万人。对歌有一定方式,姑娘们以伞遮面,小伙子暗寻对象,伞内唱歌,伞外接音,从早到晚。节日期间,有的村寨还保留祭田古俗,多以鱼虾、螺蛳肉为祭品。

传统习俗

节前准备

卯节的前三四天,水家人就像汉族人迎大年一般,开始动手洒扫庭除,打扫卫生,将阳尘撒放稻田里(水家人认为阳尘能杀虫)。寅日为年终除夕,这一天要认真清扫房屋院坝,为祭天敬祖摆上鱼、肉酒、饭等供品,并且要准备丰盛的佳肴款待宾客。这时凡过卯节的村寨,都会敲起铜鼓、皮鼓,或唱起阵阵歌声,入夜不止。

节日活动

祭祀先祖

水族卯节祭祀,自寅日晚上开始,这一天水族村寨,不论男女老幼,一齐动手,大搞环境卫生,每家房前屋后,室内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清洗饮具等,以村寨或家户宰猪杀牛,家家户户都要置办酒席,迎接亲朋好友前来欢聚,共度佳节。

各家摆上醇香的米酒和丰盛的饭莱、敬祖祭天,以祈一年风调雨顺,无病无灾,万事如意。供奉祖宗,供品必须以丰盛的莱肴酒类供祭,供祭摆设三处,一供祭雅国桌(娘娘神);其次祭祖先香火位 ;三是在堂屋中间摆一供桌供祭六铎公,设凳子六张,祭品一般有煮熟猪肉一块或鸡、鸭一只,煮熟鲜鱼 3—5 尾,糯饭一碗,酒一壶,酒杯6 个,筷条 6 对,土叶烟一把,烟杆一根,冥钱一扎,香每次点燃 3—9 根,白豆腐一块,蒸熟菜类一盘,水果等,从寅日下午开始供,次日卯时整天祭供,供品仍为上述品种,如有新的就更换,如无新的就将原供品的糯饭、猪肉等类加以蒸煮热后再上桌供,供品必须带有热气,祖神灵才领饮。

水族人民祭祀先祖

中国传统的祭祀文化不论在哪个民族活动中,都有一定的庄重性与神圣性,水族人民虔诚讲究的做法是中华博大精深文化的体现之一。节日中祭祖,既体现了水族对祖先的崇拜,说明他们重视孝道,又展现了水族人民注重宗族伦理关系的一面;在节日中祭祀神灵,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吉祥如意的心理。

对歌

在空旷的山坡地上尚未婚配的青年男女相互对歌,寻求知音,卯坡为广大水族人民提供了紧张劳作后的松驰、休憩、娱乐的场所,特别是为男女青年的相互接触了解,结合提供了极好的条件。由于过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在水族中相当严重,男女青年平素没有接触的机会,即便在赶集可以物色自己的心上人,可姑娘害怕长辈或兄弟打骂,总是躲躲闪闪,尽力障住长辈或兄弟的眼睛,如此,心中感到极大的压抑受限。

过卯节的水族姑娘

然而卯节期间,“以和为贵,以乐为珍”,卯坡活动是水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机遇。水族青年男女的对歌,内容丰富多彩,情意绵绵,歌调婉转,悦耳动听,一首接一首,一直唱到玫瑰色的夕阳映红卯坡时,才依依不舍分手。当晚还有些男青年大胆地追随姑娘们到寨内,上门找姑娘继续对歌通宵达旦。

水族男女卯坡对歌

在倾吐爱慕之情的对歌中,可以看出水族真挚可爱的青年人在传统婚配结合模式下真诚释放本我,追逐自由的性情。

欢宴

卯节总是和温馨亲情相连的,是水族人民增进人际交往、沟通感情的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在过节的前一天,过卯的寨子中每家每户都会准备好丰盛的过节食物,等待家人和客人的到来。每到过卯日,家里因故外出的孩子和已经出嫁的女儿都会回到家中,合家欢聚、共庆节日,彼此共叙、增进亲情。

当天同一寨子中的村民彼此互请,村民呼朋唤友挨家挨户地品尝美食、体验热情,整个村子成了一家,卯节成了增进村民人际交往和沟通感情的最重要的时机。而每逢过卯节,其他不过卯的水族不论远近都可以到寨子里去欢度节日。外村客人到了寨子后,一般是先去亲朋好友家中欢聚,然后就会滚雪球般地受到其他村民家的邀请,过卯因此常常是“走一家、吃一家,一顿吃了许多家”。即使没有熟人,随便走入一家都会受到热情招待,宾主尽兴、把盏言欢。

水族长桌盛宴

水族人民过卯时家里来的客人越多越好,这说明自家的人缘好、有地位,极好地展示出了水族人民热忱、淳朴的性格。

祭稻田

卯节除了设宴款待亲朋好友、祭祖、赶卯坡对歌活动外,水族人还要巡田祭禾苗除草活动。卯日清早家家蒸糯米饭,煮熟的猪肉等供品,由家庭主妇及女青年穿上新衣,拿供品到各家稍大的田坎上用草铺成供桌,上供品进行祭祀,祈祷禾神灵保佑,禾苗长势茂盛,谷粒满仓,并在田中撤一把杂草甩在田坎上,然后又转到另一块田再供,凡稍大的田都要进行祭禾苗仪式。

以祈祷一年风调雨顺,无病无灾,五谷登封,万事如意,卯节成为水族祭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节日意义

过节是促成青年男女婚事的日子,过去水族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较深,平时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即便私下里有了相爱的对象,也不能自由往来。只能在必要的时候,托自己的熟人,如家中的姐妹等去暗地传递一定的相爱信息。而在卯节这一天对歌却不受这种限制,青年男女都可自由选择自己心爱的人去对歌。只要两人唱得合心合意,事后只要由男方家带着猪、酒、糯米等认亲礼品前去认亲,选好了婚期便可成婚,一般家中很少干涉。